公众对房产税等直接税的理解至少有四个误区

界面 2018-05-23 10:56:0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日前指出,中国需要推进在直接税方面深刻的改革,这是中国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道路上横亘于前的一个历史性考验。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日前指出,中国需要推进在直接税方面深刻的改革,这是中国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道路上横亘于前的一个历史性考验。

直接税是指税负不能转嫁,而由纳税人直接负担的税收,如人头税、所得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中国的直接税体系还没有成型:个人所得税在整个财政收入占比不到10%,房地产税还没有完成立法,遗产和赠与税现在还在研究阶段。

贾康表示,中国的现代化战略,隐含的意思是要通过追赶来实现后来居上的赶超,那么不妨看看现在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的税制。早在100年前,美国就形成了以直接税为主的税收体系。

“经济运行中,(直接税)的调控功能是逆周期的,称之为‘自动稳定器’,它在社会分配方面的功能,是抽肥补瘦的,显然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当然,美国社会也有它的毛病,但反过来说,如果没有早早确立的直接税为主的制度,它的社会矛盾会比现在尖锐得多。”贾康说。

他表示,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整个税制仍是以间接税为主,税收调节没有起到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而是顺周期的,是在波动中间推波助澜。另一方面,我们在社会分配方面的再分配功能相当弱。

“在经济社会转轨的过程中,直接税在所谓公众‘税收厌恶’上的特点,是特别明显的,很多人(对此)也是不高兴的。”贾康表示,“但是中国整个社会要走向现代化,税制就必须走向现代化,中国需要推进在直接税方面深刻的改革,这个改革是中国走向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道路上横亘于前的一个历史性考验。”

他指出,公众对于直接税的理解至少有四个误区。排名前列个是“税收 全能论”,这在改革开放初期容易有这种倾向。因为过去对税收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在重视这个经济杠杆之后,似乎税收手段一应用,就能解决我们想解决的问题,甚至可以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

第二个误区是“税收无用论”,包括相关管理部门的人士都在不少场合强调税收其实起不了什么作用,不要太看重税收。比如说讨论房地产税,很多人会说,美国、日本推出房地产税以后,他们的房价并没有回调,因此是没有用的。对此,贾康表示,税收不可能包打天下,的确它不是 全能的,然而应该建立的税收制度迟迟不建立,又是万万不能的。

第三个误区是“税制自然演变论”,意思是说不要想在税制改革这方面揠苗助长。贾康认为,这种说法其实是否定了税收制度建设的可塑性以及推进税制改革的必要性。可塑性是确实存在的,税制必须通过人为因素来将它高水平地确立。我们面对的历史考验,就是争取在税收立法过程中能够经受时间考验,让我们的立法水平尽可能高一些。

最后一个误区是“政治体制改革先行论”。有同志强调,这种直接税改革应该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完成以后再进行,否则可能引发社会骚乱。贾康表示,立法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有透明的听证会,各派摆自己的观点,理性地讲自己的论据,这就是政治生活的一种进步。

“我还是坚持认为理应促成立法过程中的广泛讨论、公众参与,在充分承认物质利益原则和不同利益集团诉求的情况下,寻求较大公约数,寻求出以公心的合理的税制现代化的解决方案。”贾康说。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